概述

概述


胜浦地处太湖水网平原区的东部,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地区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气候宜人,土地肥沃,堪称“鱼米之乡”。地理坐标为北纬31°17′~31°20′,东经120°47′~120°51′处。古老的吴淞江绕胜浦南端由西向东折北,界浦、尖浦、新浦、沽浦、青秋浦、凤里浦、友谊河及其他河道互相贯通。胜浦,是一个典型的“江南水乡”。

胜浦镇是江苏省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,也是江苏省卫生镇。胜浦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东部,吴淞江北侧。元末,著名文学家高启隐居吴淞青丘。《甫里志稿》载:“青丘在吴淞江北……”,即今胜浦镇。胜浦镇北临唯亭镇,毗邻沪宁高速公路、312国道和苏春东路,南过吴淞江胜浦大桥即为苏沪机场路,东距上海虹桥机场70公里,西离苏州老城区20公里。全镇总面积为35.8平方公里,辖25个行政村和一个市镇,总人口为24629人。

建国前,今胜浦地区无集镇,村落稠密。据毗邻的草鞋山出土文物表明,远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,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。唐通天元年(696)隶属苏州府长洲县后,续至清雍正二年(1724)划归元和县,民国元年(1912)并入吴县。建国初组建新乡时,胜浦地区始成建制为胜浦乡。后地域有所扩展,兴建集镇(时称“新镇”)。1958年,政社合一,建立人民公社。1983年恢复乡建制。1994年撤乡建镇,同年,划归苏州工业园区。

建国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胜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,艰苦奋斗,凭勤劳的双手,不但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小城镇,而且整个农村旧貌换新颜,实现了城乡一体化。胜浦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不断加快家乡经济、社会的发展,着力重塑地理优势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把以传统农业为主、副业为辅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乡镇为载体,以乡镇工业为主体,农、副、工三业并进的农村经济新格局。

胜浦工业始于50年代,兴于80年代,90年代初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,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崛起。1999年,拥有机械、建材、纺织、化工等行业,工业企业167个,工业产值超过11亿,全年利润达2363万元。1997年,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属下的亚洲浆纸业总公司看好胜浦的投资环境,投资12亿美元,建立金华盛纸业(苏州工业园区)有限公司和金红叶纸业(苏州工业园区)有限公司(简称“金光”项目或“金光”纸业,下同)。胜浦镇借助“金光”项目的优势和接受园区建设的辐射,积极引进外资企业,1998年有5家外资企业在胜浦注册落户,总投资216万美元。

胜浦农业历史上主要种植水稻、三麦。解放后,政府推广农业科学技术,注重农田基本建设,发展农业机械化,促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。进入90年代,胜浦农业以市场为导向,推进产业化经营,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,扩种经济作物,发展水产养殖,提高土地的产出率。1999年,全镇粮食总产15225吨,水稻单产526公斤,三麦单产240公斤,种植经济作物1437亩,内塘养殖8303.43亩,农业总产值为2212万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.82%。

胜浦副业历史上以手工编织蒲包、夏布和饲养家禽家畜为主。改革开放后,提倡多种经营,在发展传统副业的同时,大力开辟新途径,如种植蘑菇、繁蚌育珠、种桑养蚕、纺石棉、汰铁桶。特别在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后,农民大力发展种植业、养殖业,涌现出一批西瓜、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大户和养鱼、养蟹、养鳗等水产养殖大户。1999年,全镇副业收入8000万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.61%。

1999年,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.3亿元,财政收入2997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6322元,全镇农民个人存款总额达17860万元。

经济的发展,推动了胜浦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,市镇建设步伐加快。1994年,镇区面积为0.4平方公里,1999年,拓展为1.4平方公里,道路形成“三纵四横”的交通格局。街道两旁的花木四季飘香,新楼林立,店铺毗连;市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日趋完善;商业购销两旺,集市贸易活跃,服务事业发展迅速,农民进镇就业、经商,购买商品房已成时尚。胜浦镇已形成水陆交通发达、环境洁净优美,既有江南水乡特色、又有浓烈的现代化小城镇气息的新型集镇。

胜浦农村也呈现出一派新气象,村村通公路,村村都是电话小康村,农民家庭收入逐年递增。农民大都住进楼房,高档日用品如彩电、冰箱、空调、摩托车、摄像机、电脑等进入寻常百姓家。不少农户还购置了汽车。“种田不用牛,点灯不用油,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”已成为现实。

胜浦人民十分珍惜今天所取得的成就,正继续努力,进一步深化改革,扩大开放,开创经济迅速发展、社会积极向上、安定团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。